About us
News
Plan
Training
Results
TA Plan
Support Us
Links
Contact us
Share Results成果分享
首頁 > 成果分享 > 總覽
1080829 屏東縣明正國中 談情感教育 協會於7月21日邀請謝佩珊老師到明正國中向教師宣導如何跟學生談情感教育,青少年們在國中階段開始有自己想法,可能與家長、老師們的想法不同,並且開始想談戀愛、開始對性感到好奇,然而台灣家長普遍對於學生談戀愛持保守態度,師長們擔心尺寸如果沒有拿捏好,是不是變相鼓勵學生談戀愛,因此乾脆不談情感教育。 但是,家庭與學校不談情感教育,導致青少年們僅能從浪漫偶像劇、愛情電影、言情小說….等方式效仿如何去愛人,甚至對情感有不...
邀請人本基金會南部辦公室工作委員,黃俐雅老師,講授「提升心智障礙兒少之家庭情感教育與工作技巧」,先從了解到身障家庭與一般家庭有哪些不同困難的面向,知道身障家庭要照顧身障者的不容易,社工才能與家庭進一步拉近距離,並把家庭成員當作是夥伴的概念,互相協助,才能真正的幫助到身障者及其家庭。 另外社工也可學習對心智障礙者教導性教育是可以逐步設立目標,先從了解衛生保健概念與身體界線的概念,同時增加自我保護能力,再來是談自慰,發現身障者在自慰時不能以責罵的方式,而...
協會於9月3日邀請人本基金會南部辦公室工作委員,黃俐雅老師,講授「提升社工人員與心智障礙兒少談論情感教育技巧」之議題,從了解心智障礙者的特性開始,面對不同的障礙程度,在支持程度上就須有所區別,而談性的態度不能曖昧不清楚,如曖昧不清只會造成對方收到不正確的訊息。 身為人探討性與愛是本能,心智障礙者也有同樣的需求,當心智障礙的孩子在探索時,未有適當的教導,很容易受他人利用身體,故社工人員能先從身體權開始教導,那些地方是不能讓人碰觸,增加自我保護概念,而當...
協會於8月20日邀請蘇益志老師講授「青少年親職管教溝通及情感教育」主題,談論親職教育須先了解多元的差異性與多方思考,才能從中溝通、對話與妥協,而非使用權威式與服從式的溝通方式,讓孩子只有錯的選擇,並未從中了解孩子的困難,另外了解青少年發展階段,此時與青少年都需要多一點的包容與引導,才能有效的溝通,最後學習親職教育的方式,並非淪為書本中的知識與說教,因從生活教育中落實,並成為一種習慣。 【了解孩子被指責的狀態】 【了解親職教育概念...
協會於8月8日邀請蘇益志老師講授「家庭動力-以高風險、家庭功能不足、家內性侵為例」主題,從認識家庭的功能與脈絡,了解家庭對人的重要性,而家庭成員的差異性,也有可能影響家庭狀況,因從各種不同面相與問題,尋找家庭動力與處遇方向;另探討家庭功能不足、家內性侵案例,使用討論的方式,除了讓提出案例的社工可以發現未覺察的地方,還能探討出有可能的家庭動力,提升社工處遇技巧。 【了解動力的產生】 【提出案例】 【案例討論】
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頁 >>|